顯示具有 山菜日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山菜日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馬陵野溪溫泉|路線、難度、注意事項新手包


※注意馬稜溫泉入口處已於2020年5月決議鐵門加寬、設置明顯告示牌禁止進入,如擅闖管制區,將依《刑法》侵入住宅罪送辦,最重可處1年徒刑,且道路旁則劃紅線禁止停車,請勿擅闖。

台中和平區的馬陵/馬稜溫泉位在谷關溫泉區大甲溪上游,雖然知名度不比栗松、梵梵溫泉來得高,但個人覺得美度完全不輸!還有朋友評為台灣最美野溪溫泉,今年已走了4次(現在也才3月欸大大)!發完照片後一堆人問我:馬陵溫泉路線怎麼走?難度高嗎?Gpx哪裡下載?天氣如何?好的,馬陵溫泉所有行前須注意的重要小事看這篇就對了!

馬陵野溪溫泉注意事項

※注意落石!超多!超爆多!一定要隨時注意山壁,尤其溫泉區落石特多!
※注意大甲溪上游電廠有不定時洩洪之可能→可以事先查詢,抵達紮營區也要時時觀察河川水位、留意聆聽是否有洩洪警報廣播。

把注意事項寫在最前面,想提醒大家任何戶外活動都有一定的風險,在快樂出門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危,再容易抵達的地方都會有潛藏的危機不要輕忽ㄌ!

馬陵野溪溫泉怎麼去? 

想抵達馬陵溫泉須沿著大甲溪溯溪而上。
可以開車將導航定位在「和平區東關路一段電廠巷」開到底,快要抵達時,會看見一個稍微向下的斜坡(不要往上開那邊是往電廠管制區的路,會有鐵門擋住)向下的斜坡(旁邊有一間廟)找位置停車就可以開始步行啦!
※如果你們一整團沒人去過的話,請務必上健行筆記下載GPX。

單程約4.3km,耗時2-3hr,建議著溯溪鞋。
高低落差真的大,背重裝走在這麼窄的地方超抖(朋友手汗爆棚)
↑ 經過第一道鐵門後約走5-10分鐘,會看見這樣裸露鋼筋圍起的柵欄,要小心翻越(踩空就直接下去了> <),翻過去後再走一小段路,便會看到下切點。

身高163cm的友人
沿途約需渡河5-6次,本來預期的水深是到大腿,後來直接淹到我肚臍(本人154cm),加上水流湍急,建議背包防水要做好(不然睡袋、換洗衣物濕掉在戶外失溫很危險)


走沒一陣子,抬頭就可以看見經典的壁上紅廟,原來是舊大甲溪谷關電廠的遺址。





一路上巨石錯落,撫摸石上紋理,是無盡歲月與力量積累而成。抬頭再望見來時路,只覺自己渺小。大自然的風貌乘載著時間,而我只是一顆小廢渣。




需要渡河之處絕對避免不了,沿途隨處可見堆疊起來的小石塔,朋友說那就是要渡河的記號(雖然後來也看到很多莫名其妙疊的XD)所以建議看到石塔就可以觀察一下前方地形,不要傻傻一直走結果水超深沒地方過又得折返。


還有就是,溪底石頭超滑,尤其又負重,個人認為一定要穿溯溪鞋!不是水陸兩用鞋、不是運動涼鞋,就是要菜瓜布底的溯溪鞋!雖然溯溪鞋底走在岩石路上不是很舒服,但總比在溪裡滑倒相機泡水好吧(←同行友人真實發生)你可以帶雙KEEN帶雙TEVA,抵達紮營區後穿,但真的不要穿著它們過河,真D滑。


從下切開始沿河床走,約莫2-3小時會抵達溫泉區,可以選擇在前面一點點的區域紮營。

為何不直接在溫泉源頭處紮營?
因為那邊落石超爆多。



上圖的大石窟下方是頗大的溫泉區,藍色天幕那邊約莫可以睡3-4人,比較起來相對安全,不會被落石砸到。再往右一點,圖片沒拍到的地方有另一區溫泉區,那邊落石特多,泡的同時要注意安全。

這區圍起來的範圍蠻大的,有幾個出水源很燙要小心不要貿然下水。
朋友坐姿好像大媽

漂漂河勇者(泡完超燙溫泉轉身向冰冷溪水走去的一群傻子)

這邊是大石頭下的安全溫泉區,燙爆。
月經來ㄉ朋友還是跟我們一起走上來了

來張看起來很爽ㄉ照片
早晨的光線絕美,請大拍特拍。


早上還是有點冷,保暖層毛帽戴上(但旁邊一團比基尼妹都不會冷ㄉ樣子嗚嗚嗚)

好像飛蛾之類的昆蟲
結語的部分就放一下這次一起野外露 營的友人們:D

|評分時間|

馬陵溫泉總分:★★★★☆
真的差點給滿分但是大石頭路走起來太不爽了!每一步都要找踩點好煩,有時候真的感覺快抽筋XD
整理一下注意事項:
1、注意溪水水位
2、注意落石
3、要穿菜瓜布底溯溪鞋
4、溫泉有些地方很燙不要貿然跳進去
5、紮營要找安全的地方啦




因為有人問,我就簡單畫了一下。
兩個紅圈圈處分別是河的兩岸,離溫泉區近,但落石偏多,也無遮蔽,我覺得那邊很危險XD 我所站的拍攝位置相對安全,還是有落石,不過比較少,帳篷也沒有緊貼山壁,可以選在我們這個位置紮營。橘色區塊可以用來當廚房之類的。白色大圈圈就是巨石下的溫泉區,那邊應該早早就會有人佔位ㄌ,空間也不大。以上,給大家參考。

☛更多新手爬山小知識歡迎追蹤
山菜日誌 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ountain._.vegout/

抹茶山.聖母山莊步道|登山路線、難度、交通方式總整理 


【台灣ㄉ抹茶冰淇淋山】因為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的相片而爆紅,本來就有許多山友出沒的聖母山莊步道變得更加熱門,人潮絡繹不絕,也成了礁溪的必去景點之一。許多朋友看到照片後問我:「抹茶山聽說很難走?」、「難度很高嗎?」、「沒有裝備可以去嗎?」真的太多人問,所以我就生了這一篇懶人包啦!

|聖母登山步道路線簡介

克洛依這次爬抹茶山大約花了5小時(含拍照時間),路線大致上可以分成兩段:停車場-通天橋(步道入口)-聖母山莊(拍抹茶山經典照片的位置)

①【五峰旗停車場-通天橋】約3.8km
②【通天橋-聖母山莊】約1.6km

從停車場算起總長約5.4公里,算是平易近人的步道,路上隨處可見穿著牛仔褲、大衣的遊客,所以難度並不算高,只要好好掌握呼吸與步伐,大家不用過於擔心啦!然後最著名的「抹茶冰淇淋」景觀其實是一大片的箭竹林啦,還是會建議大家不要穿短褲~

  • 不用申請入山入園證
  • 休息點多,廁所也多
  • 單點進出步道須折返
  • 下午天氣變化劇烈,可以早點上山以免看不到抹茶看白牆
  • 聖母山莊有餐具及瓦斯爐(不確定要不要自備瓦斯),超多人帶泡麵上去煮

|抹茶山交通路線

*Google map可以定位在「五峰旗停車場」(連結點我
*轉進停車場前有一家7-11可以做最後補給(距離很近)

|抹茶山.聖母登山步道沿途景點

1、將車停在「五峰旗停車場」後,沿著「瀑布」ㄉ指標慢慢步行至聖母朝聖地。




2、產業道路阻且長(人超多),不過慢慢走邊走邊聊天還是不錯的。

出發前上廁所發現月經來ㄌ喔 的臉




3、走呀走的就會看到這個「通天橋」~


4、還有這個標誌,代表步道起點。


5、步道開始之後有小瀑布


6、這裡已經快到聖母山莊ㄌ中間都沒拍照拍謝XD


7、沿途展望都還不錯,蘭陽平原隨你看
8、到聖母山莊也是一堆人在休息


9、階梯再往上走有一個大大片的觀景台,這邊有長椅大家排隊拍照XD

觀景台另一邊ㄉ景可以看到陷在山坡中的紅色小屋好Q
10、山頂風大,要記得戴帽子以免汗涔涔ㄉ頭吹風著涼!





|抹茶山ㄉ隨意評分

難易度:★☆☆☆☆
可看度:★★★☆☆
簡單輕鬆的小步道,可惜人有點多,有些地方會塞車。抵達山莊、觀景台後風景頗美,下山後還可以直奔礁溪大吃+泡湯很讚!停車場位置也多、上山前有小七很加分,不分年齡層都挺適合來這裡走走滴!

☛更多新手爬山小知識歡迎追蹤
山菜日誌 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ountain._.vegout/

新手爬玉山攻略|必帶裝備、保暖穿著與行前須知!

原圖 / discoverdiscomfort.com
玉山。主峰標高3952公尺,台灣最高峰,卻是大家口中常說的「新手百岳」,真的假的?克洛依甚至還聽過「爬玉山最難的就是抽排雲山莊啦」這樣的言論。對於沒上過百岳的新手而言,第一次的百岳總是滿滿焦慮:玉山有多冷?高山症怎麼辦?路線危險嗎?這些問題充斥我ㄉ腦海,再加上出發前一週我家兩老瘋傳「玉山靈異事件」、「玉山小飛俠」之類的文章給我,真的是緊張到尿出來。不過實際走一遭下山後神清氣爽,覺得真沒錯,非常推薦你各位新手把玉山當作初體驗初百岳ㄉ對象!

以下整理了所有新手會想知道的細節:
玉山必帶裝備清單、保暖衣物穿著、預防高山症注意事項等資訊,好好看完就萬無一失了!

在主峰上看痾這是北峰吧XD

▲爬玉山背包裡該帶什麼?兩天一夜玉山必備裝備清單!

要爬玉山了,我到底需要帶哪些東西?這應該是所有新手最焦慮的問題。不要怕,跟著克洛依表列的裝備清單一一確認勾選,好好收進背包就可以了。我會一併附上我選購的裝備款式供大家參考。

|登山裝備

  1. 登山背包/Osprey kyte46:大約40L至50L就很夠啦!尤其吃、睡袋都跟排雲山莊預定的話,更不需要多帶這些占空間的東西。
  2. 背包罩/Osprey附:防水背包罩是一定要帶的,以免你的衣物因下雨濕透。
  3. 攻頂包/迪卡儂:第二天攻頂背的小包包,只裝保暖用品、保溫瓶、雨衣褲、行動糧等一日所需。
  4. 登山杖/迪卡儂:看你的習慣攜帶一到兩把登山杖,如果不習慣使用也不用硬帶。
  5. 頭燈/迪卡儂:第二天會摸黑攻頂,山屋晚上也很黑,頭燈必備。
  6. 雨衣/Marmot風雨衣:絕對要帶兩截式雨衣,禁止輕便雨衣。如果你的防風外套是防水的風雨衣,那就穿那件就夠啦。
  7. 雨褲/一般機車雨褲:同上,預防下雨必備的雨褲,可以用防水軟殼褲代替。 
  8. 登山鞋/Hoka one one sky kaha:登山鞋個人覺得不適合用租的,這應該算是前期必須的花費。

|服飾穿著

  1. 排汗衣/小狐狸長袖羊毛底層:底層衣通常都會穿吸濕排汗速乾的羊毛衣,以免流汗濕濕的不舒服又很冷。
  2. 防風外套/Marmot風雨衣:正常來說行進間穿底層家這件就夠了。
  3. 羽絨衣/Uniqlo輕羽絨:保暖用,到山屋休息時超級冷。
  4. 保暖衣物/迪卡儂:通常會是刷毛衣,嫌重的話可以羽絨衣跟刷毛衣擇一就好。
  5. 羊毛襪/Darntough:不為別的,羊毛襪除臭快乾,腳不會濕濕的很冷也不會臭到別人,請大家一定要買一定一定。
  6. 運動長褲/迪卡儂:下身我是穿迪卡儂的貼腿褲而已。
  7. 毛帽/隨便:頭部保暖用,絕對一定必要帶!
  8. 遮陽帽/Haglofs:玉山路線許多地方無遮蔭,防曬很重要!
  9. (非必要)備用衣物:多帶一套以免身上衣物濕掉而失溫

|吃ㄉ方面

  1. 兩日中餐:當天早上買了小七的御飯糰*1、麵包*1
  2. 行動糧食:帶些巧克力、能量棒等可以行進間補充體力的食物。
  3. 水:水要帶多少其實見仁見智,我們的嚮導是爬山前喝飽飽、爬山時不喝水派系,因為當你在山上滿頭大汗灌下冷水會導致血管收縮,攜氧量減少,更容易引起高山症。
  4. 保溫瓶:到了排雲山莊就有熱水可以裝!
  5. (非必要)沖泡包:第二天攻頂前可以用保溫瓶泡熱可可,在3952的主峰喝熱可可很爽。
  6. (非必要)餐具:雖然說排雲山莊都有提供餐具,但可以的話還是自己帶更環保!

|其他用品

  1. 身分證
  2. 健保卡
  3. 護唇膏:空氣又冷又乾燥,護唇膏是必須!
  4. 防曬用品:雖然空氣寒冷但紫外線還是很驚人地!
  5. 牙刷:不用牙膏喔!山上水源得來不易,牙膏泡泡也會汙染山林,用水清潔就好。
  6. (非必要)氧氣瓶
  7. (非必要)高山症的藥/丹木斯
  8. (非必要)其他個人藥品

這次背ㄉ是Osprey Kyte 46與我鞋

▲玉山很冷嗎?衣服怎麼穿?爬玉山保暖穿著教學!

記得我們剛在排雲山莊管理處下車時真的是冷爆了!不過抵達塔塔加登山口時,嚮導東東叫我們通通把毛帽給收起來!厚外套給我脫掉!心想他是瘋了嗎才10℃欸!事實證明他是對的,走沒10分鐘就熱了。山上就是這樣,行進時熱到發瘋,休息又冷到發抖,到底該怎麼穿?山菜來教你!

我把登山活動分成大概這五種階段:

1、行進間
遮陽帽
底層(羊毛衣)
外層(風雨衣)
下身(貼腿褲)

11月中爬玉山,行進時穿羊毛底層+風雨衣+內搭褲很夠
從登山口一路到山莊的路途中,由於身體一直在走路、運動、爬上滾下的,因此只要穿薄薄的維持身體基本保暖、吸濕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即可。底層穿美麗諾羊毛衣是很棒的選擇,我幾乎沒有感受到衣服濕濕的貼在背上的感覺,速乾(讓衣服不要濕濕的)是保持體溫的關鍵。如果單穿羊毛衣有點冷,那可以在外層加上透氣風衣,我就是穿那件防水風雨衣啦~下身其實不太會冷,所以我只穿了貼腿褲。


2、休息時
遮陽帽
底層(羊毛衣)
外層(風雨衣)
下身(貼腿褲)
保暖層(刷毛外套)

找一個有太陽的地方
走在半路途中休息時因為暫時沒有運動,身體會漸漸冷下來。通常在完全冷卻前就會繼續出發,不過若遇到大休(20-30分鐘,吃午餐之類)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加上你的保暖層。通常會是刷毛、化纖,如果你只帶了羽絨也沒關係,會冷就穿上。不要冷到是避免高山症最重要的事。我自己是帶ㄌ一件大學T穿XD

3、到山屋
毛帽
底層(羊毛衣)
保暖(刷毛外套)
保暖層(羽絨衣)
下身(外褲)


停下來就冷斃ㄌ趕緊穿上羽絨衣
(我還穿了UQ的刷毛睡褲 好爽)
到山屋就開始冷了XD尤其是太陽下山後的山屋,冷到不行!我們下午兩點抵達排雲時看了溫度計,只有3度,更不用說入夜後有多冷了。把你保暖的家當通通穿上!毛帽戴上!褲子看你要不要穿上!總之千萬不要冷到了。

4、攻頂之路
毛帽手套
底層(羊毛衣)
外層(風雨衣)
保暖層(刷毛外套)
攻頂包(羽絨衣放裡面)

半夜開爬一開始很冷先穿上羽絨(其實應該穿在風雨衣裡但我覺得等等會脫掉所以就懶惰穿外面)
半夜兩點起床準備梳洗吃早餐攻頂看日出啦!從睡袋裡出來超痛苦的(排雲的睡袋超爆溫暖好睡)最冷就是剛睡醒準備要出發的時刻,走過排雲山莊後面直升機坪時我覺得自己結凍ㄌ。但奉勸大家,再冷也不要穿著羽絨衣爬,因為你馬上又要脫掉!所以羽絨衣帶著放包包,身體真的冷的話多穿一件刷毛外套在中層。
下身也是,一開始因為太冷所以我們穿著雨褲爬,後來發現根本智障!裡面流汗濕濕的,所以脫掉的瞬間更冷!
此外,手套必備,因為攻頂有頗多地方需要拉鐵鍊的,沒戴手套感覺皮會凍在那個鐵鍊上(亂開玩笑)


5、在山頂等日出的時刻
毛帽手套
底層(羊毛衣)
保暖(刷毛外套)
保暖層(羽絨衣)


請看大家包成這樣
冷死!過了風口風超大!在峰頂等日出是最煎熬的時刻,趕快穿上羽絨衣,找一塊大石頭擋風大家聚在一起「ㄎㄟˋ修」喝可可!等到要拍照時請露出你最愛的件外套XD穿著羽絨拍照只會像在山里迷路的胖仔萬萬不可。不過也別在山上待太久,照片拍一拍趕快下山(不然那個下山路又要塞車)

以上就是山菜偶的個人經驗分享!玉山上穿衣服就是這樣穿穿又脫脫的,最重要是不要冷到,也別勉強自己,真的不舒服就別硬要攻頂,好好在排雲休息!

☛更多新手爬山小知識歡迎追蹤
山菜日誌 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ountain._.vegout/